在農村從事養鴨行業的朋友有不少,而鴨子管理措施如果不到位,也是會發生各種鴨病的,鴨大腸桿菌就是現在一種較為常見的鴨病。下面一起學習下鴨大腸桿菌臨床癥狀有哪些?如何防治?
鴨大腸桿菌臨床癥狀有哪些?
1、新出殼的雛鴨發病后,閉眼縮頸,腹圍較大,常有下痢,因敗血癥死亡。較大的雛鴨發病后,精神萎靡,食欲減退,隅立一旁,縮頸嗜眠,兩眼和鼻孔處常附黏性分泌物,有的病鴨排出灰綠色稀便,呼吸困難,常因敗血癥或體質衰竭、脫水死亡。
2、成年病鴨表現喜臥,不愿走動,站立時,可見腹圍膨大下垂,呈企鵝狀,觸診腹部有液體波動感,穿刺有腹水流出。本病主要以敗血癥剖檢變化為特征;鉴喐闻K腫大,呈青銅色。脾臟腫大,呈紫黑色斑紋狀。
3、卵巢出血,肺有淤血或水腫。全身漿膜呈急性滲出性炎癥,心包膜、肝被膜和氣囊壁表面附有黃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。腹膜有滲出性炎癥,腹水為淡黃色。有些病例卵黃破裂,腹腔內混有卵黃物質。腸道黏膜呈卡他性或壞死性炎癥。有些雛鴨卵黃吸收不全,有臍炎等病理變化。
鴨大腸桿菌的防治方法
1、加強鴨舍環境衛生控制,飼養用具要經常消毒,還要注意檢查水源是否被大腸桿菌污染,如有污染要及時更換。
2、注意鴨舍育雛期的保溫及飼養密度,保持舍內通風良好,糞便要及時清除,以減少氨氣污染。
3、平時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預防,盡力防止寄生蟲等病的發生。如果有鴨群發病,要及時隔病鴨,可用當地分離菌株制備的滅活菌苗對未發病鴨進行免疫。
總的來說,鴨大腸桿菌在四季均會發生,且各個年齡段的鴨子都有可能會感染,把預防工作做好很重要。